第1205章 基础研究(2 / 2)

刘恢认为,科学技术在满足华夏经济、国家安全和社会需求各方面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以目前态势来看,未来和平依然是世界主流。

和平时期,华夏国家想要保证持续竞争力,科研就显得十分重要,技术不是天上掉下来的,需要基础理论作为支撑。

刘恢的初步设想是,华夏应该设立一个科学基金会,专门用于对基础研究进行资助,资助时不区分研究机构的类型,包括私立大学、公立大学在内的机构都有权获得资助,科学基金会的钱主要依托于社会捐赠。

政府要建立一个基金池专门用于基础理论研究的资助,这个基金池,应该固定在华夏一年国税收入的多少?也就是政府财政收入的固定比例,比如0.5%。

同时要鼓励各个行业研究成立独立的基金,专门用于资助行业进一步深入研究。

地方财政拿出一定的钱用于地方高校资助。

……

同时,华夏应该建立重点国家实验室,专门用于基础研究,这些国家实验室将是政府重点资助的对象。

这么多研究机构,资助肯定不可能一致。

那就必须设立一个评估机构进行评估,根据研究进度、成果、价值进行评估资助等级(也就是钱的多少),这个机构肯定不能属于华夏政府,只能属于下院监管。

在华夏,特别重视一点,那就是运动员、裁判员必须分开,否则必然会出现黑哨,并且会出现普遍性黑哨。

华夏研究长期来看要具备多个特征:

研究系统是分散的、多元化的,有各种各样的研究人员、研究机构和资助机构。

研究系统具有竞争性,要求研究人员和组织为资金、人才、职位、出版物和其他奖励而竞争。

研究系统由精英组成管理,通过同行评议进行质量控制,给予具备竞争力的申请人以资助。

研究事业要允许风险存在,直面研究可能失败的前景。

刘恢比大多数人都清楚,华夏的政治制度短时间内不会有太大问题。

华夏想要保持持续竞争力,就必须科技创新,科技创新的前提就是宽松的科研环境。

科研环境并不是说一句鼓励的话就行,首先就是政府不能过多干涉,政府更像出资人,但是不能行政干预科研机构的日常业务。

只有付出才有回报,成功一定有回报,才能让大家感觉公平,如果一帮科学家幸幸苦苦做出的研究成果,被什么都不做的人拿走,谁还会愿意搞科研?恐怕更多的人想的是让自己如何变成能拿走别人成果的人。

这种风气一旦出现,那就会是大问题。

因此,评议不应该是和自己利益切身相关的人,应该是竞争的同行,大家利益相冲。

数天后,刘恢发表了一篇文章。

整篇文章刘恢就谈了一个主题,如何让华夏能保持持续的科技创新。

文章一出,整个华夏议论纷纷。

华夏这些年正是受益于科技发展才有今天,这让无数人感同身受。

投推荐票上一章章节目录下一章加入书签返回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