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05章 基础研究(1 / 2)

二十多年的发展,华夏看上去有了长足的进步。

但是,如何永久吸引人才来到华夏,这是刘恢一直以来都在思考的问题。

华夏需要更多的投资,但是,发展到一定阶段以后,投资并不是最重要的,想要华夏永远保持竞争力,那么人才才是最重要的。

随着进一步国家之间的合作,基础教育必然在不少国家普及起来。

这样一来,人才竞争就成了十分重要的一环。

华夏未来如果没有很好土壤的话,非但不能吸引人才,有可能还会流失大量人才。

虽然现在的华夏逐步在摒弃传统勾心斗角的思想,但,这种几千年下来的东西,不是今天说放弃就能放弃的。

接下来摆在刘恢和整个团队面前的,就是如何建立一套完善体系,让科技工作者能最大程度发挥自己的才能。

二十多年来,大家发现一个共识,那就是真正的科技工作者,他们最喜欢的地方是实验室,不是酒桌上。

华夏现在的科研从科学院逐渐往各个大学下沉。

以前是为了快速成果,让成果变现,让百姓能迅速摆脱贫穷。

而如今的华夏,所有的人吃饱无虞,因此,理论研究就更加重要。

理论研究相当于地基,应用技术相当于在地基上盖楼。

楼的高低往往取决于地基。

华夏大学的科研成果如何转换成商品落地,这些年华夏上下一直在思考探索。

如果研究无法落地,研究的价值在哪儿?再好的科技也是服务于人类的。

因此,华夏的大学科研成果转换常见主要有两种办法:

一、基于市场需求的成果转化。

基于市场需求的成果转化是指大学将有市场前景的成果进行商业化,通过技术转让、合作开发等形式实现成果转化。

二、专利保护与商业化。

专利保护与商业化则是大学将专利技术转让给公司进行商业化开发,或者自行建立公司实现成果转化。

在华夏大学的科研成果转化过程中,存在一些问题,如:缺乏有效的沟通和协调机制、信息不对称等。

由于大学和公司之间的目标和利益不同,双方在成果转化的过程中往往存在沟通和协作上的困难。

此外,由于科技成果的复杂性和专业性,公司和技术人员之间存在信息不对称的问题,导致公司在选择科技成果时存在一定的风险。

华夏想要保障持续的高水平基础研究,华夏就必须用一套完善的法律治理体系来保障这一切。

基础理论研究是科技创新的动力之源。

基础研究的根本使命是探索未知的科学规律,构建科学知识体系,其发展水平决定一个国家科技创新的深度和广度。

没有高水平的基础研究的持续支撑,就难以产生原始创新突破,以及形成系统的核心技术体系。

这二十多年,华夏的科技虽然取得了一些进步,但是,基础研究依然薄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