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60章 许攸的盘算(2 / 2)

这样一来,许攸仍然是赵国名义上的众臣之首。

“大王,臣支持右仆射所言,这样一来,赵国既解决了矛盾,又团结了无数国家,还不会得罪华夏。”郭图躬身拱手说道。

“臣也支持右仆射所言,此事如果由赵国提案的话,这为接下来赵国竞争联合国亚洲区的理事一席加分不少。”逢纪对此不吝赞美之词。

郭图和逢纪都知道,此时许攸的言论深得袁绍之心,现在得罪许攸是直接得罪袁绍,二人是聪明人。

“佐治,你的意见呢?”袁绍看向辛毗。

辛毗走出来躬身说道,“大王,右仆射所言乃是金玉良言,中书令和侍中所补充也很有道理。

此事臣觉得我们不必担心。”

“说说看?”

“华夏政府每天都有很多不同声音,何况华夏整个国家?

这种言论在华夏就算是主流,华夏政府也不会推动这件事情。

因为刘恢非常清楚,赵国需要塑造强敌在侧的国内氛围,而华夏同样需要。

华夏国内是希望百姓能看到自己国家和周边国家区别。

而赵国也可借机对庶民宣传,就说周边国家有吞并赵国之心,同时告诉庶民,其他国家百姓贫穷、无知。

庶民没有文化 加之没有见过外面世界,自然会相信我们……”。

辛毗的一番言论让在场的人无不赞许。

因为这番言论已经是战略层面了。

对于在场的人而言,庶民百姓死活他们并不会过多关心。

皇权统治下有条不成文规定:压榨百姓的程度以百姓们不造反为原则。

因此,不能让他们吃太饱,更不能让他们知道外面世界,还得让所有的人劳累起来才行。

“佐治有万里之才!”袁绍感叹道。

大汉朝廷,千里之才是指太守、刺史这类官员,万里之才通常指的三公。

“大王过誉了,辛毗才疏学浅,偶然所感而已。”辛毗说完就走入队列之中。

这一刻,他发现自己好像说多了。

郭图和逢纪忌惮的看了一眼对方,不过很快释怀,因为辛毗没有选择王子,至少眼下还不是自己政敌。

“此事佐治辛苦一趟,亲自去猎人城一趟。”袁绍有些不放心许攸,他担心许攸进入华夏就不回来了。

“喏。”辛毗依然一脸平静。

……

恢都城

袁愧看到面前的侄孙,心里也是感慨莫名。

“显奕,你不留在赵国享福,怎么会来恢都城?”袁愧平静的看着袁熙。

“叔祖父,侄孙前来主要是替父亲尽孝道。

另外想进入华夏大学读书。”袁熙一脸天真的看着袁愧。

袁愧听完并没有袁熙想象中的喜悦和激动。

“显奕,你如何看你大哥和三弟的太子之争?”袁愧微笑着看向自己这个侄孙。

“叔祖父,侄孙愚笨,对此实在看不明白。”

“真的是这样吗?”

投推荐票上一章章节目录下一章加入书签返回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