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22章 很多国家在变(2 / 2)

尤其看到到处都有人们来来往往,各个脸上露出的笑容,让孔融知道,这里一切都变了。

他不是野心家,但是,他心中有自己骄傲。

作为孔子的后代,尤其是董仲舒提出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以后,儒家地位得到空前加强,这让他认定了儒家才是治国之根本。

其实他也知道,董仲舒将所谓儒家进行了删改,与先秦时期的儒家根本不是一回事了,因为这时的大汉采用的是外儒内法。

儒家将百姓变成听话的绵阳,而统治者学的是商鞅的帝王之法。

因此,之前刘恢的话让他流泪。

因为刘恢告诉他的意思很简单,儒家享受了这么多代香火,尤其是孔子,因此,有些责任只能他来承担。

不这样做,根本无法改变。

孔融进入华夏以后,一路开始迷茫,这还是自己熟悉的大汉吗?

随处听到百姓议论官员,有些不满的人甚至辱骂官员。

“王连长,华夏这样做,不担心百姓造反吗?”孔融对着身边的年轻人问道。

王连长是专门负责孔融一行安全的。

“鲁王,百姓能吃饱穿暖,为何要造反?

莫非鲁王的意思是,给百姓脖子上拴上一根绳子就不造反吗?”王连长一路上对孔融早就有所不满,不过,基于自己职责,他并没有发火。

而此时,他从孔融眼里看到了对普通百姓的蔑视,这让王连长实在忍不了。

“没得规矩不成方圆。”孔融声音也提高了不少。

“鲁王的规矩就是把人分成三六九等?

统治者不劳而获?就像你的后代,什么都不做依然富贵?”

“哼,你们这些人简直无法无天,本王是鲁国国王,你们就是这样对待外国国王的?”

王连长沉声说道,“华夏法律明确规定。

在华夏这片土地上,追求的是真理,而不是职务高低。

不知在下错在何处?”

孔融有些不满,“刘恢就是这样教你们的?”

王连长脸色一沉,“我们大统领懂得尊敬我们这些人,在下就是北海郡的人。

鲁王,你摸着良心说说,你治理的北海和现在比如何?”

“这些人不饿死就该知足了,还想什么?

就像刚才那些人一样,吃饱了在一起辱骂官员吗?

像刚才那种刁民,就应该抓起来重罚。

商君书说得对,庶民就不能吃太饱,更不能让他们闲下来,否则,这些人连自己姓什么都忘了?”

看着怒气冲冲的孔融,王连长轻轻摇了摇头。

他的职责让他忍了下来,他不想和他多说什么?

因为有句话说得很好,话不投机半句多。

看着没有出声的王连长,孔融有些志得意满。

因为在他看来,王连长应该知道自己错了,否则也不会不出声了。

孔融对着自己鲁国的随从吩咐道,“去购买祭祀用品,本王要在鲁国祭祀祖先。”

“喏”。

对方得到指令,直接离开了。

王连长始终保持着和孔融一段距离。

因为他担心自己冲动揍孔融一顿。

投推荐票上一章章节目录下一章加入书签返回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