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1章 高句丽现状(2 / 2)

虽然平民生活和大汉差不了多少,不过上层会更加有活力一些,权利之间会更加平衡。

“大家说说看。”

戏忠感叹道:“这是一个可怕的对手。

我们不能看他有多少兵力?而是要看他社会制度,不得不说,这个国家的确有可取之处。”

有戏忠想法的何止他一人?

刘恢点了点头,“我一直主张,谁好都可以学习,只有这样,辽东才会逐渐进步。

程司长,谈谈高句丽现状。”

“喏”

“高句丽王都为国内城《今集安市》。

位于马訾水《今鸭绿江》中游右岸的通沟平原,因此国内城又被称为通沟城。

此地位置非常特殊,北有雨山《今禹山,古代用于祈雨祭天的地方》,东有和龙山《今龙山》,西有迎月山《今七星山》。”

贾诩笑了笑,“这是三面环山,一面临水,是建造都城的好地方。”

程昱继续说道:“高句丽目前第一姓毫无疑问就是高姓。

高句丽权利主要集中在国王高武男、贵族派代表马奇文、国相葛益路三人手里。

高句丽姓氏不是太多,大部分和中原差不多,主要姓氏有高、马、葛、孟、孙、董、冀等。”

“三人掌权,然国内关系极其微妙。

我们的商品进入高句丽后,销售主要落在了马奇文手里,这使得高武男和葛益路两人不满。

目前,高句丽拥兵1.4万。”

这个数据其实很高了,农业社会30抽1基本就是上线了。

历史上着名的官渡之战,袁绍出兵10.5万,曹操3.3万,袁绍是举北方四州之力。

当然,这是战兵,后勤需要的人数通常是战兵的三倍,也就是一个战兵需要三个后勤来保证给养。

刘恢心里在盘算。

“程司长,如果真的高句丽只有20万人口的话,养兵1.4万可以称得上穷兵黩武了。”

贾诩接过话说道,“的确如此,恐怕只有一个可能,那就是高句丽贵族和地主们隐藏了不少人口。”

程昱赞同的点了点头,“我们的数据基本来源于高句丽国自己调查数据。

正如殿下和参谋长猜想一样,高句丽隐藏人口比大汉更加严重,他们也是和中原采取同样税收制度。”

刘恢点了点头,“这1.4万是高句丽所有军队?”

“是,不过,贵族和地主手里还有不少武装。”

这点,黄巾起义之前,各地世家豪族和地主以护卫名义,私人武装不在少数。

“如此看来,高句丽人口不会低于40万”。

听到刘恢的话,不少人倒吸一口凉气。

刘恢继续说道:“我的判断是,武帝设立汉四郡时,据统计,那时人口就超过10万,这么多年以来不断繁衍。

这四郡基本都落入高句丽手中,加上靺鞨、沃沮和扶余人,高句丽近年来战争并不多,因此,人口远不止20万。

朝廷曾经计算过,百姓能承受的极限就是30抽1,因为这不是简单劳动力减少的问题,还有就是军费和军粮增加的问题。

高武男并非穷兵黩武之人,相反还爱惜百姓。

因此,我判断高句丽人口当在40万到60万之间。”

投推荐票上一章章节目录下一章加入书签返回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