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54章 合作(2 / 2)

王立诚教授也豁得出去,在经费有了充足保证之后,聚揽人才,全力以赴搞研发,最终成功搞出了可以量产的低成本少层石墨烯。

还是那句话,只有理想主义者,才能改变世界。像石墨烯电池这种逆天的技术,想要成功,还真得靠点理想主义不可。

不过在李月祺和王教授的深谈中,还得知了一个情况,那就是少层石墨烯电池产能问题。

王立诚的团队解决了少层石墨烯的量产问题,如果按照正常情况,慢慢建设生产工厂,搭建生产线,购买设备,招募工人,慢慢培养技术人才即可。

只要有个三五年时间,奇迹新能源公司的少层石墨烯电池就可以对现在的锂电池市场上称王称霸了。

只是可惜,时间不等人,李大老板没时间等待这样一家企业发展与成型,因为特斯拉年底就要来华国投资超级工厂,更因为老美在几个月后就要对华国进行全面的技术封锁,奇迹手中必须有一张能够反制老美的王牌不可。

如果李月祺等石墨烯电池工厂慢慢搭建产线,招募工人,那就很有可能会使自己在与老美的对抗中失去反抗的能力。

科技行业不是金融行业,金融行业只要有足够的资金,完全可以凭借一两个天才像李大老板这样的即兴发挥,就抵御住欧美金融集团的进攻。

但是科技行业不行,现代科技必须依靠长期的积累,火候不到,差一点都不行。

因此,对于目前的奇迹投资来说,想要迅速扩大少层石墨烯电池的生产,最好的办法就是找华国的锂电池供应商合作,奇迹投资出技术和资金,锂电池厂商出人才和设备,共同生产更加先进的少层石墨烯电池。

王立诚教授听了李大老板的想法,从心底里还是对这个方法有些抵触的。虽然王教授是一个技术型人才,但是只要是人,就有欲望。虽然奇迹投资给他的薪资和分红,早已让他实现了财务自由,但是人在不缺少物质需求之后,精神方面的需求自然也需要满足。

远程无线充电技术的成功,把研发团队的两位核心沈巍和姜宝山二人送上了上市公司老总的宝座,也送上了富豪排行榜。

王立诚教授作为他们的伯乐,自然也希望自己有一天能够在A股上市敲钟。现在李大老板却忽然提出要与其他公司合作,王教授觉得这有些违背自己的想法。

李月祺大概猜到王教授的想法,于是给了王教授一个折中之策,那就是和其他锂电池厂商的合作,可以使用共同成了新公司的模式,到时候公司还是由王立诚教授和他的团队负责运营,未来等公司规模扩大,王教授也可以过一过上市敲钟的瘾。

投推荐票上一章章节目录下一章加入书签返回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