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41章 布局(上)(2 / 2)

这就是霓虹国这种殖民地国家的悲哀,你明知道人家是来收割你国家的财富的,可是你非但不能设置阻碍,提前防备,反而要主动提供内部信息,体系漏洞,方便华尔街的金融家们收割的更多,收割的更爽。

但是李大老板的奇迹投资自然享受不到这份待遇,所以他自始至终都只能暗中布局。李月祺这次到霓虹国带了足足500亿美元的资金,原因就是这次做空霓虹国,很有可能无法走霓虹国正规的银行渠道,也无法通过资金杠杆来放大做空资金的规模。

渣打银行虽然可以提供进入霓虹国的通道,但是由于渣打银行在霓虹国业务开展并不广泛,所以同样无法提供业务上的帮助。

所以李大老板只能快进快出,赚一笔就走,毕竟一旦奇迹投资的做空资金被霓虹国监管机构识破,虽然人家不敢对华尔街的做空下手,但是对奇迹投资的资金下手,还是没有任何难度和障碍的。

奇迹投资的资金从9月份就开始通过各种渠道,陆陆续续的进入到霓虹国国内金融市场开始布局。

最开始操作是向霓虹国银行大量借出霓虹国的国债,因为李月祺很清楚,一旦金融危机爆发,霓虹国金融市场就会引发超级动荡,到时候崩盘的就绝不仅仅只有股市,霓虹国的国债市场同样会成为引爆点。还有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是,霓虹国的国债是李大老板唯一可以动用杠杆操作的地方。

霓虹国每年都超发大量国债,这些国债绝大部分都是零利率甚至负利率发行,这种结果就是霓虹国的国债价格,通常会长期等于甚至低于发行时的面值。也正因为如此,霓虹国的国债在投资市场中基本处于无人问津的地步,同时霓虹国国债的最大买家,其实就是霓虹国政府和中央银行。

没错,在霓虹国死气沉沉的国债市场,国债最大的购买方就是国债的发行方,霓虹国正是通过这种国债自产自购的办法,来向市场注入大量新的资金流量。来维持已经增长停滞了二十多年的霓虹国财政。

所以我们可以看到很奇怪的现象,霓虹国明明财政和税收几十年都不曾增长过,但是他们的政府支出却年年增长,靠的就是每年都在扩张的债务比例。

这种奇葩的财政运转方式,居然可以稳健运行二十多年,即使债务规模已经到了不可思议的程度,却依旧没有崩盘,李大老板不得不佩服霓虹国的忍耐力。

不过李月祺始终坚信,人的忍耐力是有极限的,即使再刚强的铁人也是如此。霓虹国这种举国借债的财政运转模式,迟早会出大问题,制造大麻烦。

从2017年9月底开始,李大老板动用渣打银行的名义,以相当高的杠杆,向霓虹国的三井、三菱、富士、第一劝业银等等多家银行,借了至少价值1000亿美元的霓虹国国债,抵押品仅仅不到50亿美元,并且很顺利就完成了。

霓虹国如此松懈的金融体系,不崩盘简直没有天理。

投推荐票上一章章节目录下一章加入书签返回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