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4章 仙居阁(2 / 2)

她们用长眉、妙目、手指、腰肢,以及她们的发饰和衣着,展现出各种优美的舞姿。观众们为演员们热烈的掌声,沉醉于舞蹈的魅力之中。

“所以我们现在来这里做什么?”

范子遇指了指楼下扎堆的人群说:“看到楼下被围着的老人没有,他就是说书人,围着的就是他的听众。”

叶净修顺着手指望过去,只见那个说书人身着长袍,站一张宽大的木质讲台后,手拿着一把纸扇,眉宇间透露出沧桑和智慧,神态悠然。

配合着手上的动作,讲述着一段故事。声音抑扬顿挫,时而低沉有力,时而高亢激昂,时而模仿各种角色的声音和表情,时而用动作和肢体语言来增强故事的表现力。

观众们围绕着讲台,坐在简陋的木椅上,他们来自不同的阶层和年龄,但此刻他们的目光都聚焦在那位说书先生身上。被他的表演吸引着,仿佛置身于故事情节之中,与主人公一同经历起伏和波折。

言辞激烈之处,观众们惊叹不已。言辞悲伤处,又惹得观众们垂泪。他口若悬河,观众们听的是如痴如醉。

关于说书人,叶净修也只是略有了解。小时候池念瑶很喜欢在树下听,他也只是安静地陪着她,倒是对故事内容从来没有细听过。

在叶净修的印象中,说书人都会以折扇、醒木作做为道具,身穿长衫,站着或坐着说。通过描述情节、叙述景象、模拟人物、评议事理等艺术手段,讲述历史传奇、神话传说或当代故事,靠的全是嘴皮子功夫。

说书的特点是故事性强,篇幅一般较长,人物众多,情节复杂,但结构单纯,眉目清楚,语言丰富,表演细致。在开书前,一般先清清嗓子,手握折扇,来回走几圈,等所有听众的目光都注意他的时候,就开始说一大段开场白,再进入故事。

说书人要做到与故事共情,说到情节悲愤时,如泣如诉,催人泪下。说到喜庆的段子,诙谐幽默,让人捧腹大笑。说到金戈铁马、两军对垒的时候,嗓音高亢,激情飞扬,让人心惊肉跳。

故事说的眉飞色舞,说书人的一言一语要做到传神,故事中角色的声音要学得惟妙惟肖。根据故事的情节,往往还要时而摇头晃脑,时而嬉笑怒骂。

说到关键之时,突然拍一下醒木,以提示所说的情节重要,提醒观众注意。观众们听的来了兴致,就会不时地发出几声叫好的喝彩。

说书人以说书养家糊口,经常会在说到最关键、最激烈的时候使用“关子”和“扣子”作为根本的结构手法,来设计故事的包袱、悬念和高潮,从而使其表演滔滔不绝,头头是道,使故事又环环相扣,引人入胜。

每场说书的最后,总是在情节最紧张的时候留下一个悬念,让听众们意犹未尽,说上一句“欲知后事如何,请明日继续来听。”后结束。因此长篇的故事就需要说上好几天。

那时候,池念瑶一听上瘾,就天天准时拉着他去树下坐等说书先生讲故事。现在回想起来,依然历历在目。

投推荐票上一章章节目录下一章加入书签返回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