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四十五章 公心私心(2 / 2)

毕竟,政务军务的那些高层也是人。

在叶霄的挑选下,可以说这些都是公心大于私心的。

可私心只是占比小些,不是没了,事情若是太绝对,难免有些凉薄了。

不过叶霄也不用担心会造成尾大不去的局面。

严格的监察部门有完善全面的制度,来规范官场的种种行为,各级官员升迁前的审查体系在体制内也是要经过数个部门之手的,想要瞒天过海,不是容易的事。

再加上叶霄的绝对权威,叶霄有信心保障只要他还在,目前的政务和军事体系,能在相当长的时间里,保持健康且活跃的状态。

叶霄说着,话锋一转。

“不过你的事,未必不能考虑。”

“中学的事,不论是入学的考试,还是毕业考试,都是做不得假的。”

“可你那儿子要是真有天赋,可以给他寻一名师教导,让他正正经经考进去。”

“至于中学之后,有没有机会如大学,那就看他本事了。”

“要知道,各本门和军中,我可以给有功劳之人的后辈一个机会,去不太重要的部门锻炼考察一番。”

“可这大学,考试不过就是不过。”

“差一分,那就是差一分了,要么放弃,要么明年再考。”

“做学术的地方,就要纯粹些。”

赵佶也没苛求什么,点了点头。

“如此便好,有名师教导,若他还是不能考入中学,那我便无话可说。”

“只是中学能毕业,也能谋个还不错的差事。”

赵佶叹了口气。

他自己的儿子自己知道。

赵桓是谨小慎微的性子,胆小,缺乏主见,绝对不算和好皇帝。

可赵桓也不是傻子,还是有些聪明劲的,和朝中那些人玩些权谋,也没落了下风。

只要能考入中学,顺利毕业问题不大,但要说能不能考上大学,赵佶心里也没底。

叶霄笑道。

“这件事,你亲自与他去说。”

“等你说完了,我也有些事,要找人谈谈。”

赵佶心中凛然,不过他也知道,叶霄不是要对他做什么,只是有些人,恐怕要倒霉了。

赵佶离开之后,叶昊问出了一直以来,心中的疑惑。

“哥,你曾经给我讲过,封建王朝之所以落后的原因。”

“皇权作为其中最大的桎梏之一,即便是什么君主立宪制,也不过是权宜之计,一时看着是变革,长久以来,确会留下巨大隐患。”

“既然如此,赵佶赵桓父子,作为宋朝两代皇帝,即便没犯什么天怒人怨的事,只是无能,也该找一偏远处安置,彻底淡出视线才对吧。”

“不然这曾经的皇帝经常在眼前晃悠,我怕不少人心中都会留下个念想。”

叶霄笑道。

“我这么做,原因有二。”

“一便是你说的,不能让皇帝给人留个念想。”

“真找个僻静处,给人藏起来,那什么传说都能起来。”

“你小时候,我给你讲过,两个老农谈及皇帝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