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一十五章 信(2 / 2)

神都锦绣 钟山布衣 1646 字 2个月前

“叔,俺们还没吃呢。”范二虎赶紧说道。

“无妨,先随老汉去饭堂用膳。”精瘦者说完,率先走出门房。

他们进入饭堂之时,谢岩得吴成禀报:“冯校尉差人回乡,此刻正在府内用膳,稍后前来拜见。”

谢岩尚未及有何表示,一旁的贺兰敏月倒是先说道:“小郎君想来已醒,月儿过去看望为好。”

贺兰敏月的善解人意,着实让谢岩有些动容,当下起身道:“吾亦有意去乐儿处,不若同行。”

贺兰敏月自然明白谢岩“相送”之意,笑而颔首应允。

区区百十步,不刻即至,谢岩亦有看望熟睡的儿子,稍后方才离开。

饭堂里,两个人独占一桌,正在“奋战”眼前的四菜一汤及两碗“红烧排骨面”。

高破军终于明白了范二虎所说“大吃一顿”的真正含义——实在太好吃了!

“红烧排骨”,肥瘦相间,咬一口滋滋冒油;“油煎荷包蛋”覆盖在叶菜之上,既好看更好吃;至于猪肝、肚片一类,他更是从未听说过,可吃起来却又那么回味无穷。

“慢点吃,管够。”陪坐一旁的精瘦者不解地道:“冯校尉素来看重吃食,怎地尔等如‘灾民’一般?”

“自离开校尉,便吃不上了,外面的饭食,俺也吃不惯。”范二虎大口吞咽着面条,嘴里不清不楚地说着。

“唉——想当年,一顿饱饭都没有,如今,尔等还嫌弃外面的饭食,真是不知所谓。”精瘦者颇有感触的说了一句。

范二虎闻言笑了笑,也不作答,继续埋头大吃……

一阵脚步声传来,随即可见饭堂门帘晃动,紧跟着,谢岩当先而入。

“见过校尉。”精瘦者率先行礼道。

“自家人不用多礼。”谢岩一边说,一边对意欲起身行礼的范二虎和高破军道:“你们继续慢用,不急这片刻。”

尽管谢岩所说为真心实意,但范、高二人可不敢怠慢,三下五除二地“解决掉”碗里面条。

“冯县男亲兵范二虎,拜见县子。”范二虎正式起身行礼道。

“流求高破军,拜见县子。”高破军有样学样地道。

“流求?”谢岩心里很是诧异,表面却不动声色,微笑地道:“二位远来,辛苦了。”

范二虎道:“此乃范某份内事,算不得什么。”说着,他探手入怀,取出一封信函。

吴成上前接过信函,扫了一眼火漆密封处,见是完好无损,便转呈给谢岩。

“诸位不必拘礼,请坐。”谢岩道:“吴成,命人上茶。”

就在吴成招呼仆役之际,谢岩打开了冯宝的“私信”,并且认真仔细地阅读起来……

信很长,内容也很多,但归纳总结一下,其实只有三件事情。

首先是告诉谢岩,自己收了一个正式弟子,即历史上死因不明不白的明崇俨,称其“天资聪颖”,有望在“科学之路”上,走得更远。

其次是关于高破军。

实际上,高破军的罪囚身份,早已不存在。城门洞口一战,他已立下功勋,足以将功折罪。冯宝故意不说,并且派其“保护范二虎”回乡,实则是看中了高破军。

他在信里告诉谢岩,若是高破军中途“畏罪离开”,则说明此人难以为朝廷所用,当一切做罢;若是如约回乡,则此人对大唐心怀敬畏,可堪一用。

冯宝在信中还特别提到,高破军师承前隋水师将领,不仅个人身手不凡,且颇为了解水上作战要领,加之其常年出海,熟悉近海航线,是个难得的“通海之人”,若此人可用,当是一个不多得的“海陆两用性人才”,所以让他去乡里,就是为了让谢岩给“把把关”,甄别一下此人之心,不管怎么说,对于异族人,再怎么小心都不为过。

最后一件事,当然是有关“重建大唐水师”。

冯宝将自己全部的设想,很仔细地以文字形式阐述了一番,只是在最后写道:“一支强大海军的意义,可谓无比非凡,假以时日,再配有火药制成的热武器,那将是超越这个时代的存在。无论谁当皇帝,恐怕都很难接受一支如此强大的军队出现在海面上,毕竟那太远了,皇权无法管控,如何消除帝王猜忌,才是最为根本要务,否则,将会惹来大祸。”

应该说,这些“正事”,无论冯宝说什么,想什么,谢岩都能够理解,只是他万万没有料到的是,冯宝整封信里,没有提到一点私事,哪怕连一个名字都不曾出现。

冯宝越是如此,谢岩越是觉得心中苦涩,他知道,之所以不提及,不是因为“忘记”,而是冯宝在用心呵护着他们之间的“情义”。

谢岩实在不知道,当冯宝归来之日,自己该怎样面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