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七十七章 白龙鱼服(二)(2 / 2)

神都锦绣 钟山布衣 1613 字 1个月前

“天色不早,恭请姑父用膳。”贺兰敏之行礼而道。

李治诧异地看了一眼贺兰敏之,跟着却对谢岩说道:“汝为此地父母官,何需敏之乎?”

谢岩很意外李治的决定,好在只是小事,当即言道:“若论吃食,乡里以‘冯府’最佳,不知可行否?”

“冯府?”李治问道:“可是冯县男府中?”

谢岩道:“正是,冯县男虽远行,去府中用膳却并无不可,其府内一应俱全,随时都可以。”

“甚好,那就去‘冯府’!”李治一言以决,自无旁人反对。

随着李治起身而行,以李将军为首的近卫们,立刻行动起来,分别站在茶楼各道口,以暂时限制客人走动的形式,给皇帝腾出一个随意走动的道路,也不管别人愿意不愿意。

好在,众人看见谢岩跟在后面作为陪同的时候,都意识到乡里来人“大人物”,所以也就不觉得些许片刻无法走动,有何问题了。

自高大棒带人去“玉门关”后,“冯府”里的管家就成了刘大山,他和往常一样,无事之时,泡一壶茶,端在手里在府中四处溜达。

“刘叔!刘叔……”

刘大山寻声望去,见是门卫小虎子,便迎过去,同时大声问:“叫唤啥,何事?”

年轻的小虎子快速来到刘大山面前,气息还未喘匀,直接道:“门外来了许多陌生人,但却拿着谢县子的官凭,说是县子要在府内宴请重要客人,要咱们做好准备。”

这事可就太怪异了!官凭是一个官员最为重要的凭证,和官印一样,若遗失,可议重罪。

如今就在乡里,陌生人能拿着谢岩的官凭登门“冯府”,可以肯定的说,除了本人给予外,别无其他可能,那么,到底什么样的客人才能令谢岩如此呢?

“那些人呢?”刘大山问道。

“俱在府门外。”小虎子道。

刘大山不说二话,迈开大步即快速前往府门方向。

很快,刘大山看到了小虎子所说的“陌生人”,总共近三十人,且全部都是生面孔。

刘大山并不是一个普通百姓,百战余生的经历使得他一眼就看出,眼前的陌生人都不是一般护卫可比,虽说比起军中悍卒少了些凛冽杀气,但是炯炯有神的目光,沉稳的表情无不显示出非同一般的身手。

不管心里怎么想,表面文章还得作,刘大山旋即向对方最前为首之人行礼道:“某家刘大山,暂为冯县男府内管家,既然诸位执谢县子官凭而来,自当遵从,只是尚未请教诸位何人?”

“吾等来自‘长安’。”为首之人说着递上一份文书。

那也是一份官凭,内书“千牛备身李聪”!

“千牛卫”正式名称为“左右千牛卫”,是大唐南衙“十六卫”中的两“卫”,不领府兵,专责“掌执御刀宿卫侍从”,是皇帝内围贴身卫兵,而“千牛备身”正是宿卫侍从的统兵官,也就是说,凡任职“千牛备身”的军官,都是皇帝身边的近卫。

刘大山在军中十多年,对上述这些事,多少还是听过的,如今眼前之人官任“千牛备身”,那以此类推,其他人多半也是出自“千牛卫”,由此不难得出一个结论——谢岩所宴请的客人,一定来自宫中,且身份地位绝不一般。

仅仅数个呼吸之间,刘大山心里便有了一个大概——“长安”来了一个重要人物,谢县子需要接待宴请,而整个“卫岗乡”里,最好的厨子就在“冯府”,所以,才差人过来通知自己。至于为何不是王三狗或者老张头前来,多半另有缘故吧。

“有劳了。”刘大山不再犹豫,一边递还官凭一边说着,而后回首道:“小虎子,开门!”说完,侧让一步,道:“诸位请——”

那位“千牛备身”李聪,闻言点首,一挥手,其后众人鱼贯入内,而他自己却走到刘大山身边道:“还请带本官去厨房。”

刘大山什么也没说,仅作了一个“请”的手势,并率先进府。

李聪随后而入,行不出几步,又道:“烦劳知会府上诸位,无事莫要四处走动,以免引发误会。”

刘大山想想也是,回头将小虎子唤到跟前道:“汝去告诉其他人,有事进出走后门,不得踏足校尉宅院和厨房,今天晚膳自己上街吃去,若有人问及,就说县子请客好了。”

小虎子刚应声而去,李聪又问道:“此乃冯县男府邸,何来‘校尉宅院’?”

“实在抱歉,‘校尉’即冯县男,刘某称顺了口,一时忘了。”刘大山顺便解释道:“府内大致分三块区域,厨房、客房和花园算是一块,县男自住宅院为一块,只是目前仅有几个婢女在负责清扫事宜,另有一块区域里住的都是县男的老部下和一些进城来玩的庄户,然刘某刚刚吩咐过了,他们不会过来的。”

李聪倒是听得有些奇怪,嘴上虽然没问,心里不免在想:“这县男府里,怎还会有庄户?真是奇怪至极。”然此事终归乃旁人家事,多问无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