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7章 战争的规律(2 / 2)

“弟兄们,速胜论的思想要不得,妄想在淞沪战场打赢鬼子是不可以的!

战争说到底打的是综合国力,淞沪地区的几十万大军每天消耗的弹药和物资都是一个天文数字,物资还好一些,武器和弹药都是花大量外汇买的,储备就那么多,消耗一点就少一点;

一人一天按最低消耗50发子弹算,50万军队一天就得消耗2500万发,一个月就是7.5亿发,三个月就是22亿发,整个华夏能凑出这么多子弹吗?

炮弹、手榴弹、武器的损耗、粮食和药品的补给,这些都不是华夏能够打的起的,就算勉强能撑住,那打完这一仗后呢,不过日子了吗?

鬼子是工业国家,他们的生产力足够支撑他们几十万军队长期作战,而我们华夏全国一年的军工产量都不够几十万军队打一个月,剩下的只能靠从国外买;

现在双方已经开战,就算有国家愿意卖给我们武器和弹药,他们运进我们国家吗?鬼子世界第三强的海军可不是吃素的,只要他们封锁了沿海,华夏一粒子弹都得不到。

等到储存的武器和弹药消耗的差不多后,我国府军的战斗力就会大幅的下降,到时候大家就得数着子弹打仗了,新组建的部队也不会有充足的装备,而鬼子强大的动员能力可能让他们很轻松的再武装起上百万的军队,到时候华夏那什么跟鬼子打?”

罗英一连串的反问对李烁等人来说犹如醍醐灌顶,李烁痛苦地发现,淞沪打的越久,国府军的战争潜力就会消耗越多,当到达一个临界点的时候,华夏就会全线崩盘,这跟国府军勇不勇敢作战没有直接关系,国力决定了淞沪战役的结局,顶的越久,就越可能败的越惨。

“营长,我华夏真的没有办法了吗?淞沪决战就只能输吗?”

三连长李昭痛苦地问道,因为牺牲如此之大,没有人愿意输。

此时此刻罗英的心里其实也不好受,站在上帝的视角说起来容易,但真正身处其中,没有一个人愿意接受打输这一场事关华夏前途和命运的决战,罗英同样也不愿意看到,但是这是战争的规律,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

华夏的抗战只能是持久战,速胜论和亡国论都不符合战争规律,也不能为华夏民族所接受。

这个结果很残酷,但他必须说出来,对于李昭的问题,他不打算逃避,直接说道:

“这场决战输是必然的,但输也的程度是可以努力争取的,最好的结果是高层能够认清形势,再打上一两个月见好就收,主动退出战场,将申城让给鬼子;

北路和中路的主力交替掩护撤到国防线地区去,利用江南水网的有利地形,层层抵抗,层层阻击,也许还能留下足够的兵力保卫金陵城。

而南线兵力撤回到闽赣山区和岭南去,这样才能有足够的兵力守住华中、华南......”

投推荐票上一章章节目录下一章加入书签返回书架